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生活随笔 >>杂文推荐 >> “千年一遇”的灾害怎么近几年总是遇到?
详细内容

“千年一遇”的灾害怎么近几年总是遇到?

时间:2021-10-29     作者:黑黑【原创】   阅读

最近河南省遭遇罕见的强降雨,包括省会郑州在内的多座城市被洪水袭击,受灾情况非常严重,牵动了各地同胞的心。大家都想为救灾尽一份自己的力,有人参加了救援队,有人捐款、捐物,有人帮忙转发求助信息,热心的人们很忙,而那些平时喜欢阴阳怪气的人也忙了起来。这次他们的核心骂点就是河南水利厅在公告中将暴雨等级形容为“五千年一遇”,许多媒体在报道时也使用了类似的“千年一遇”说法。他们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所谓“千年一遇”是瞎编的,拿来给灾情找借口罢了,没出事就说“10年一遇”,出了事就说“百年一遇”,出大事就说“千年一遇”,按受灾规模随意上下浮动就可以推卸责任了。而他们给出的怀疑理由是郑州的地铁和城市排水系统前两年还被报道过可以承受“百年一遇”的降雨,怎么这次被淹就正好是“千年一遇”呢?太巧了吧?

WechatIMG222.jpeg

虽然说阴阳怪气不可取,但这帮人提出的质疑也是很多小伙伴心中的迷惑。最近几十年里,咱们碰上了太多次“百年一遇”大灾,1998年时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全国性暴雨,2006年广东、湖南又碰上了“百年一遇”,2014年被贵州撞上了,2020年江西和四川也出现了,名字看起来很罕见的“百年一遇”,我们确实已经在新闻里听到耳朵都起茧了,貌似大灾发生的频率比想象中要高多了,是“某年一遇”的说法不靠谱吗?还是我们这辈人格外倒霉呢?首先可以肯定“某年一遇”的说法绝对不是为了甩锅拍拍脑门编出来的,而是用一个固定的公式算出来的,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里的降雨强度公式。它是用于估算降雨强度和出现概率的关系,因为人类开始制作规范的气象记录都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了,而咱们中国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才有了完整准确的气象记录,因为有数据的年份太少,科学家只能基于数学模型做出一个简单的公式,估算过去和未来的强降雨情况。

WechatIMG221.jpeg

这个公式本身是世界通用的,而里面的关键参数是个体的气象、水利部门通过分析近几十年的降雨特征各自算出来的,在业内称“本地常数 ”。算完之后你得上报、公开,得接受上级部门的审核,这就注定了没法临时篡改数据来谎报灾情。虽然降雨强度公式的估算并不完全准确,或有夸大成分,但标准是统一的。像这次河南暴雨,有业内人士为了释疑,把监测到的降雨数据输入了公式,算出的结果为“千年一遇,”和灾情通报的结果是比较接近的。除了公式本身不完全准确,自身认知误区也是你觉得奇怪的原因之一。可能你玩游戏抽卡有保底,说1%的概率抽中,你抽100次就必然出货,然后以此类推,觉得公告和新闻中所说的“某年一遇”是某年时间里灾害就一定发生一次,或者两次灾害间必然相隔某年,这其实是对概率的一种误解。游戏的概率有保底是防止你不出货心态爆炸,而真正的概率在出现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规律的。

WechatIMG220.jpeg

虽然硬币正反面的概率都是50%,但这很有可能已连续好多次连着是正面,或者连着好多次都是反面,不可能是这次正面,下次就一定是反面。同样,千年一遇的洪水有可能在某个千年里出现过很多次,而在其他的千年里却一次都没出现,并不是在每个1000年里只能出现一次。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常常被忽视的细节,由于公示参数需要各自确定,“某年一遇”这个说法通常只针对某一地区,而灾情报道是面向全国人民的,大家都能看到,中国光是大水系就有7个,每个大水渠下面除了干流支外又有若干支流,还附带无数大湖、小湖以及人工水库,理论上说哪里都有发大水的可能性,光是长江水系就已经密密麻麻了。对于单个城市来说,出现百年一遇的暴雨洪灾确实是1%的小概率事件,但中国这么广阔,每年总会有几个地方被1%的小概率击中,然后一上新闻大家就觉得怎么今年又百年一遇了呢?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城市天气正常,没有遭灾,只是大家都不会去特意关注罢了。说完这些理论上的问题,我们还得老实承认自己就是倒霉的那一辈人,近些年极端事件出现的频率确实越来越高了。

WechatIMG219.jpeg

就拿洪水举例,80年代的时候,全球每年约发生50~60次大规模火灾,进入新世纪之后,洪灾数量暴增,2006225次,2020200次,河南这一次大暴雨更是恐怖的离谱,多个站点监测到的降雨量数据都突破了当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郑州气象观测站控制测得201.9毫米每小时,直接更改了我国大陆地区的降雨记录。河南大暴雨还不是偶然出现的,今年全球各地都出现了气候异常,说国内的话,北方多地受沙尘暴袭击,台湾省和广东省一度在雨季面临干旱。说国外的话,欧洲各国则是也面临洪灾,北美则碰上了破记录的高温天气,有科学家说极端天气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让全球变暖,所以灾害频发。有科学家说是自然规律,地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气候剧变,我们这代人正好赶上了。但是无论如何,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人类还是会面对不少天灾侵袭,可能是“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甚至是“万年一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每次灾害之后众志成城、积极援救并且总结经验,在下次灾难来袭之际将损失降到最低,我们的团结和智慧就是对抗天灾最强大的武器。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