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焰山南麓出现一队神秘人马艰难跋涉时间:2020-02-24 1912年3月,距新疆吐鲁番40公里外的戈壁沙丘上一队人马艰难跋涉。漫天风沙中,虽然一行人全部维吾尔族人装束,但领头的并没有半分维吾尔族人的模样,满口竟是日本语。这里是火焰山南麓脚下,火焰山虽然不是《西游记》中所说的八百里火焰能烧化铜头铁身,但作为中国最热的地方,确是童山秃岭、鸟兽绝迹,外国人一行必有隐秘,日本人并非唯一来此的外国人。 20世纪之交,贫弱古老的中国被西方大国的军舰大炮轰开国门,它的历史和物藏从数千里西方人耳闻的传说,成为唾手可得的宝藏。列强纷纷派出探险队进入中国寻宝。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新疆的罗布泊发现楼兰古城,接着于阗、尼雅、龟兹、车师等消失了上千年的古国纷纷面世。这里所发现的历史文献、壁画各类文物虽然远离故土却名扬世界。 日本人的代表是一位名叫大谷光瑞的年轻人,他的家族身世显赫世代为日本西本愿寺法主。1908年,他出资组建了一支中亚探险队,派遣至新疆对佛教遗址进行考察。而前来火焰山荒漠地带的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正是其中的成员。但据说橘瑞超来之前见过斯文·赫定,使他对这里被称为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地方更感兴趣,那才是真正埋藏惊人秘密的所在。权贵们墓室门洞左右两侧开凿有耳室,放置各种随葬品。在木棺或死尸上面高约两尺的墓室顶部钉有绢画,绘人首蛇身的神像。吉川小一郎事后在日本出版的《支那纪行》中留下了当年他们原汁原味的盗墓笔记。上面清楚的记录了1912年3月,橘瑞超与他雇人对古墓进行了大范围盗掘的过程,在那些细节的描述中他反复提到震撼他们,也从此震撼了世人的干尸。干尸在很久以前就以一种特殊的存在走进了人类的视野,它因自身不腐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古埃及木乃伊,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任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不论贫富贵贱死活都要被制成木乃伊,但它们多是将尸体去除内脏涂上香料进行特殊处理才能保存千年。与古埃及各种人为加工木乃伊截然不同的是,在距古埃及千里之遥的新疆,干尸却是大自然的杰作。干燥的环境成为干尸形成的最好堡垒。 2003年,新疆考古所考古队在罗布泊沙漠发现了一具睡美人干尸。她因容貌超群,身体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被誉为楼兰美女,距今约有3800年左右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在由欧洲人发起的中亚探险热中,新疆古尸不时见诸报端。这些身形吸引了不少探险家的注。在火焰山南麓荒漠发现的干尸令大谷光瑞派出的中亚探险队队员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在震撼之余又大开眼界。这显然不同于古埃及木乃伊和古代墓葬的技术防腐,不难想象干尸的栩栩如生,保存完好也曾这样让日本人大为震惊。那么是什么原因能让人体千年不腐呢?在吐鲁番盆地维吾尔族人都喜欢在葡萄树下载歌载舞,葡萄是主宰这块土地的精灵,自古就闻名遐迩。《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都曾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而它独特的味道来自于吐鲁番盆地少有高温的气候。而火焰山就是吐鲁番盆地的火炉。吐鲁番,维吾尔语意为,最低地,这里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而火焰山盘亘在盆地中北部,又阻挡了天山流水风华作用。由于山地与盆地高差极大,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梵风效应使得越发干燥炎热,此地淬炼出的葡萄远比其他地方的葡萄唯美甘甜。这种罕见的气候环境还造就了荒漠里的另一自然奇迹,干尸的形成。通常情况下,人体死亡之后体内细胞会开始其自溶过程,细胞中溶解酶体释放出各种蛋白水解酶,使生物大分子逐渐降解为小分子。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但是干尸却违背了这一过程没有腐烂,这与墓地周围没有水有很大关系。专家分析,在古墓附近低位的地下水使地表上层被强烈蒸发带走的水分得不到应有的补充,离地面只有三五米深的墓穴穴底远离地下水位十余米。墓穴周围是土质疏松透气性强的风蚀流沙地层,炎热季节地面高温整个墓穴犹如一个天然的干燥箱,尸体得以快速脱水而干枯,这就使得大批干尸保存下来。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接连发掘了多个墓葬,也发现出越来越多保存良好的干尸,他们注意到这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墓葬区。在火焰山下绵延十多公里的戈壁荒漠里都密密麻麻排列着数不清的古冢,如此 规模的墓群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出身。 阿斯塔那在维吾尔语中是首府的意思,那么它是生命的首府呢?离古墓群最近,东南四公里外,有一个古国名叫高昌。落日余晖下,它雄浑的轮廓一面倾诉着衰落的苍凉,一面也彰显着往昔的繁华。人类城市文明史上,一座城池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据说高昌的诞生源于一种罕见的马的出现。汗血马是一种古老的名马,因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在西汉时被奉为天物。史料记载,张骞通西域以后回报说乌孙和大宛国有一种汗血宝马是天马后裔。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为求汗血马派出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远征大宛,结果落败而归。李广利率部屯守火焰山麓一个名叫哈拉和卓的地方,他们就地取土,平地建立起了原始的小城池。随后人庶渐渐昌盛,因此起名高昌。西域各国从此向西汉朝贡时,曾经来自波斯,印度等地的商人将香料、乐器和骏马等放在此地交易,然后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等。人来车往,马嘶驼吼,高昌城成为丝绸之路上链接中原、中亚和欧洲的枢纽,而今高昌故城还残存着市井、民居、作坊等遗址。这些骈列的商肆遗址见证着高昌城的过往变迁。火焰山南麓的这片古墓群和高昌古城相距4公里,这两者之间是否会有关系? 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进行了多次发掘,清理了近400座古墓。1973年,在这片荒漠中的古墓群,第206号墓里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具曾经轰动考古界的男性干尸。他身材魁梧,其脸型瘦削束着假发,专家推测其生前身高一米八,体重70公斤左右,这具干尸保存如此完整并且有着显赫的身份和地位。公元460年,兴起于大漠的柔然汉国向西域扩张,杀死盘踞高昌的北凉沮渠氏,扶植高昌的汉人阚伯周建立了高昌国,由此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高昌王国在阚氏政权结束后又先后经历了张氏、马氏及麹氏另外三代政权。张雄效力的正是麹氏高昌时期的麹伯雅、麹文泰二位国王。根据墓志记载,张雄字太欢,少袭父职,因早年平定叛乱有功遂被封为威远将军。这位隋末唐初的名将如今就这样安睡在博物馆里,曾经的刀光剑影和倥偬岁月早已不再,但透过他的眉宇之间犹存的威严和刚毅,后人依稀可以感受到他那金戈铁马入梦来的壮烈情怀。专家根据张雄夫妻的身份和先后从其他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推测,火焰山南麓的干尸就来自高昌古国。高昌城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它繁盛时期人口超过了三万,这也奠定了火焰山南麓的这片古墓群的规模,总面积约约10万平方公里。关于这片古墓群的名称,当地人称之为阿斯塔那古墓群。在专家看来,这些墓志成为解读干尸身份属性的关键。随着专家对他们身边的文书,墓志铭等发掘和解读,这些千年干尸的民族属性已被确认下来,那就是汉人构成了阿斯塔那古墓死灵的主体。 在这样边缘的荒漠地带,为何有如此众多的中原汉人繁衍、生存呢?自东汉末年汉祚中衰后,中原政权无暇顾及对西域的管辖,原来分屯于西域各地的汉军纷纷东撤,聚拢于高昌古城,由于中原内乱未能东归,同时汉帝国灭亡之后中原的汉人也为了避难大批由河西走廊迁往西域,一时间高昌为了汉人生存的地方。然而在阿斯塔那古墓群汉人的家族墓旁,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匈奴、鲜卑等民族的干尸,专家推测这些民族很早就与汉族人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存。吐鲁番因此进入民族大融合时期,经济、文化、手工业等发展迅速。阿斯塔那墓中出土的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当年经济和文化蓬勃发展的最好写照。然而高昌王国最终消散在历史的洪流中,等它再一次引人瞩目却是因为近代百年里人们的贪婪和野心。早晨雇佣木工赶做行李箱,当地人对掘墓感到害怕,因此打算尽快完成发掘工作离开这里。 进入新疆以来第一次下小雨。根据《支那纪行》等资料得知,1912年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在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盗挖了大量干尸,但是不同于西方同侪斯文·赫定探险队,大谷探险队并没有学养和研究做背景,他们每到一座古遗址便乱挖盗掘,对遗址的破坏相当严重,因此以“间谍探险”而臭名昭著。最终盗往日本的阿斯塔干尸至少10具,其他文物无数,有一部分放在旅顺博物馆内,1945年日军投降后被截留了下来,现在成了旅顺博物馆的重要展品。建国后中国当地文物工作者在考古清理中发掘了12国古墓,但只有一个墓葬未被盗。对墓葬的破坏将淹没古物和遗迹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当今天的人们,甚而后世子孙将要去追寻那个远逝的王国,探究张雄将军死亡之谜。触摸古老王朝的辉煌过往,他们只能徜徉在残垣断壁中感叹哀叹吗?日本的盗掘者留下了满地狼藉,然而这里背后的秘密和传奇还远未揭开。 |